-
视频加载中...
琅琊新闻网讯7月30日,“椠影拓痕·墨韵书香”——临沂市第三届晒书活动在费县奇石文化公园盛大开幕。本届活动以“声流金石・纸落云烟”为主题,由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,旨在激活古籍生命力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。全市各级文化单位负责人、古籍收藏家等百余人共启文化盛会。
典籍展陈,晒书晒出“文献之邦”底蕴
此次活动,汇聚全市11家专业古籍收藏单位及15位民间藏家之力,展出珍品古籍51种350余册、民国文献1种1册、金石拓片48件、学术研究成果6种3册,展品跨越经史子集、地方史志、金石碑刻、民俗文献等领域,从千年智慧结晶到沂蒙地方文脉,立体呈现临沂“文献之邦”的深厚积淀。通过实体文献展示,系统呈现古籍保护与传承成果。
文化讲座,解码金石对话古今
开幕式后,来自山东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、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姚文昌受邀主讲《石刻制作的历史和方法》,引领市民思考如何让“金石之声穿透时光”,为古籍活化实践点亮理论明灯。他从金石文献的历史源流、学术价值切入,深入探讨了其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独特意义,尤其聚焦 “如何让金石之声穿透时光,让纸上传世的典籍焕发新生”,引发在场听众对古籍活化的深入思考,为 “纸落云烟” 的传承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引。
文化体验,亲手触摸 感知匠心
在传统文化体验区特设手工实践专区,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指导碑刻拓印技艺,参与者亲历铺纸、喷水、捶打、上墨全过程,参与者可亲手体验碑刻拓印技艺 —— 从铺纸、喷水到捶打、上墨,在一步步细致操作中,感受古法技艺的精妙;更能将亲手拓印的作品制作成扇面,让 “指尖上的文化” 成为可带走的纪念。这一过程中,“金石之声” 通过指尖传递,“纸落云烟” 化作具象的作品,让参与者沉浸式领略传统文化的趣味与匠心。
知行合一,创意焕新让古籍“活”在当下
活动同步组织 “古籍拓片展+拓印体验+奇石公园游览”研学路线,打造“观、学、做、游”文化链,让参与者在自然与人文交融中深化对金石文化的感悟。同时,在当日的文创市集上,“再造古籍”“拓片便签本”等融合传统元素的产品,与木雕、剪纸等手工艺品交相辉映,实现古籍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巧妙对话。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、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主任、党总支书记岳伟,在讲话中强调,要以强烈责任感与系统举措深入挖掘古籍时代价值,让沉睡文字焕发新生机,谱写新时代古籍保护传承的精彩篇章。
本届活动以金石古籍为纽带,既彰显“声流金石”的厚重,亦绽放“纸落云烟”的鲜活。群众得以近距离触摸历史文脉,古籍保护知识得到普及,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力奔涌。正如姚文昌教授所言:“当古籍走出深闺,在体验中焕发光彩,中华文脉便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。”
通讯员 王婷婷
举报